Henri Cartier Bresson 的一個英語訪問 / Richard Avedon 作開場介紹!

先前寫了編有關 ‘決定時刻’ Decisive Moment 的 post。未收到太多回應。

剛收到朋友的電郵得知 Google Video 有一段 Bresson 的訪問片段,今次他用英語接受訪問,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談話,希望大家看過後能更了解他的思路!

今次我暫且不去翻譯或意譯這訪問記。不過有幾段較為重要的訪問內容值得在此提出討論。

首先它解說了所謂 ‘the photograph comes to me’ 其實是他對事物的觸角及接收力,當他感覺到是按下快門的時候,那便是相片完成的一刻。至於別人對他精湛的構圖美學,他說一切都是由幾何圖像開始。

又問及為何他認為攝影是沒有得學時, Bresson 認為懂得如何用食指按下快門便可,其它一切都是靠感覺…

他又提及拍攝時不要靠腦袋決定 ‘not the brain’ … ‘the brain is a bit danger’,換句話說,他盡量把當時的感受作判斷事物的關鍵!

至於裁剪相片的看法,Bresson 認為既然在拍攝時已 ‘滿足了自己的眼睛’ ‘satisfy your eyes’,那還有什麼空間可以裁去呢?把拍攝後的影像裁剪就好像把自己的手砍掉一樣!

看過這段五十多分鐘的片段後,我更加覺得他被’神話化’,他的成功我想其實主要是他有敏感的觸角和觀察力。他的自信令他不容思考便按下快門。當然他不是每一張都是傑作 (我一廂情願的結論而矣)!

*在 Bresson 去世後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 MoMA 再次為這位大師舉辦展覽會,而同一節目主持 Charlie Rose 為這個展覽做了一個專輯。嘉賓包括 Bresson 第二任太太,本身也是 Magnum Photo 的攝影師的, Martine Franck, Peter Galassi, MoMA 攝影總監及 Henri Cartier Bresson 基金會的總監 Agnes Sire。這段訪問我覺得最大的發現是在中段主持人 Charlie Rose 用上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時才從 Martine Franck 口中得知Bresson 一向都不喜歡別人用這個名詞去形容他 ,而 Peter Galassi 更指出   ‘Decisive Moment’ 只是 Bresson 在美國第一次出版影集時出版商 Simon & Schuster 為他選擇的英語書名。其實影集法文名稱是 ‘Images à la Sauvette’ 英語意譯是 pictures on the run 或 stolen images – 偷拍。Decisive Moment 只是後來的 Bresson 迷替大師加上的標籤,其實這樣反而令大師的作品被框了起來!

有興趣觀看全個訪問內容可點擊這連結,尾段有二零零六年 Bresson 的片段。

至此我仍然是認為好的內容,構圖及佈局就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Likes(0)Dislikes(0)

Decisive Moment! Or Not! 什麼是 ‘決定時刻’ !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 大家都把它變成著名紀實攝影師 Henri Cartier Bresson 的金漆招牌,但這些年頭 ‘決定時刻’ 這四個字就像一個咒語似的跟著愛好 ‘街拍’ street photography 的攝影愛好者!

究竟什麼是 ‘決定時刻’ 呢?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攝影刊物,時不時就會提到 Bresson 的這道‘招牌菜’。坊間甚至有人把這個攝影概念演繹得‘神話化’,也有攝影朋友把它推至 ‘街拍’ 的最高層次,以 ‘知道’ 這’出神入化’的技巧而感到自豪。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 是什麼一回事呢?又是否每位攝影師都能掌握這門’技術’、’概念’或理論呢?

趁大家未完全投入這個題目之前,請先看以下的兩段短片:

CONTACTS-Cartier Bresson 1

CONTACTS-Cartier Bresson 2

短片看過了,希望大家對內容還有一點印象。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在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是種一擊即中的攝影最高技巧。換另一種方法解說,即是拍攝者在有意無意之間在眼前遇到某些景象發生,在電光火石之瞬間拍攝出來的一張非凡作品。聽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根據 ‘街拍’ street photography 或 ‘抓拍’ snap photography 的一些技術,拍攝者的相機應時常調效在備用狀態,即光圈、快門甚至距離都已調整到當時環境的最合適設定。只要一有現象發生,便隨時舉機按下快門,成功地完成一件佳作!是否真的如此容易呢?如果是的話,那相信已有成千上萬的 Bresson 在攝影圈了!

一張賞心悅目的’街拍’相片,我認為必需付合以下三個條件:

內容 – 飄亮的相片大家都喜歡看,但如果相片沒有如’講故事’般的內容,恐怕它的觀賞壽命會非常之短。

構圖 – 有了內容後,我們便要留意這張相片的構圖。首先要聲明個人對構圖的一種看法;構圖本身是沒有所謂好與壞的,因為時間及地域會影響構圖的被接受程度,十年前一張令人讚嘆的傑作,到了今天可能變成老套通俗!再加上民族及宗教的規範,同一張相片在不同的地方展示可能會有極大的反應之差異。

佈局 – 佈局跟構圖有相當的關係,因為適當的佈局可帶領欣賞作品的觀眾進入相片的內容 (攝影師要對大家訴說的心聲)。佈局可以說是一種心理遊戲,攝影師盡量利用他們的創作條件 (色彩、線條、光線、人物位置處理、焦點之選擇等) 去引起觀眾對相片的共鳴。而這種佈局的運用正正亦是創作者獨有的’風格’ style 所在。

就算是一位經驗與技術都同樣了得的攝影師也很難在剎那之間能拍攝到一張包涵以上三個條件的佳作。因為大有可能顧得到曝光時又沒有空間去找適合的構圖。又甚或安排到完美的佈局時被攝主題都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無論怎麼樣也是差了一丁點似的!

那不是令 Bresson 的攝影工夫更加不可思議?答案在這兩段短片中應該可以找得到。

首先我們都清楚 Henri Cartier Bresson 是法國人,雖然他曾在英國的劍橋大學修讀英國文學及藝術,但在大部份的訪問中,他都像其他的法國人一樣,以法語回答。所以有很多訪問短片或文章採訪都是翻譯到英語過來。我們中華兒女看到的中文譯本很有可能已是三手資訊了。所以他所說的每一個理論或見解可能都未曾真正全面的翻譯過來。這是可能我們誤解了他攝影心得的第一個誤差

再加上 Bresson 是一位很懂得保護自己商業價值的攝影師,所以我想他也樂得被 ‘神話化’ 起來。這也可能是第二個誤差的源頭。

話說回到短片,Bresson 說 (其實是翻譯的聲音說)…你要把被攝者的情緒容入構圖之中,要好好的為黃金比例及不同之形狀之間找到平衡。在我 (Bresson) 而言這些都是基本工夫,然後再要加上發自內心的’下意識’…

這幾句話 Bresson 説明了要拍攝到一張完美的照片必先要掌握好攝影的技術,而最重要的是那份’下意識’ subconscious。這份下意識正是我們腦袋裏對影像的觸角,只有不斷思考的創作者才能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冷靜地對眼前的境況作出快捷而又適當的安排和反應。但這樣也不能保證在瞬間就能捕捉到準確的 ‘決定時刻’

在短片內我們又尋找到另一個令 Bresson 成功原因!在片中我會看到他的相版 contact proof。

一看大家便會明白他的所謂 Decisive Moment 其實是無數個這樣的時刻 (對同一主體在同一或相近的構圖上不停拍攝,直到失去畫面的效果為止),而大家亦會發現很多時候他最後選擇放大的影像並不一定是同一組連串拍攝得到影像的最後一張。換句簡單的話來說,Bresson 也跟很多攝影師一樣,當找到可發揮的攝影題材時,便會鍥而不舍的尋找最完美的一刻,而這一刻應該才是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它不是拍攝時已可以肯定的,而應該是在菲林沖洗後才細心地挑選出來的!

由於 Bresson 是一位職業記者,所以他拍攝相片的數量一定比一般攝影愛好者 為多。成功率也自然比一般人大。

說明了我自己對答 Henri Cartier Bresson 的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後,希望大家多思考,多練習,才會創出自己的風格來!

很久沒有問大家了,你今日做咗未呀?

看到結尾,大家有沒有奇怪全編文章都找不到 ‘布例松’ 三個字呢?

原因是 Bresson 是有中文名的,他在中國做通訊記者時是有名片 (business card) 的!想知他自己用的中文譯名可點擊下圖,假若怕受不了真相的刺激就最好不看了!

後注:為什麼大師級的作品的質素總是這麽高?美國著名攝影師之一 Mr. Jay Maisel 在一次訪問時說:如何去做一位人家稱讚的攝影師呢?非常簡單 (我就覺得一點也不容易),只給別人看你最好的作品!

大家知道有些大師拍十筒以上的菲林才選出最好的一張作品!

從前有一句話:未曝光的菲林是最便宜的,曝了光的菲林是最珍貴的!

Likes(0)Dislikes(0)

旅遊攝影淺談-3

每次到外地旅遊,大家都希望拍攝到一些較有當地特色的影像。正正因為處身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所以觀察力及反應都會倍增!所以很多時候都有不俗的作品。

那麼在土生土長的地方取景又如何呢?剛好相反,正因為這是我們熟悉的地方,所以要不是抓不到’有趣’的題材便覺得身邊的事物欠缺吸引力。這不只是發生在你我身在的香港,世界各地的攝影師(無論職業或業餘愛好者)都感覺得世上最難拍攝的地方正是他們的老家!所以我認為最能鍛練風景攝影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身邊的地方去取材。

今回向大家介紹的一張作品是上星期日在居住的地方附近拍攝的(早前曾拍攝過一次但不太滿意)。正確地點是香港中半山醫院道贊育醫院對面;佐治伍世紀念公園的其中一個入口。鑲嵌在石牆的公園牌面。一如先前所說,大約在個多月前已發現這景點。當時一心想沿羅便臣道及堅道一帶拍攝一些老樹根為題材的習作,無意地發現這個被一株細葉蓉的樹根包了一部份的公園牌匾,於是便隨意地拍了幾片。可惜由於沒有帯備三腳架,所以要使用較大光圈及較高感光速度 ISO 去拍攝。結果不是太滿意!等了一會才有較佳光線及空閒時間再來一次。

這個景象給我一個 surreal ‘不真實’ 的感覺,有點象電影人物 Indiana Jones 發現失落的古城一樣!又有點象 Lord of the Ring 的場景似的!非常有趣!

寫到這裡,想到每逢週末及假期中區舊警察宿舍及最近大熱的永利街都結集了無數帶著相機的人。我想問一句,是否只有要’保育’的地方才值得大家去拍攝呢?

Likes(0)Dislikes(0)

美國名 Rock n’ Roll 及 Jazz 攝影大師 – Jim Marshall 逝世,享年 74 歲

登入 Joe McNally 的 blog,看到一個令人黯然的消息; 美國 Rock n’ Roll 及 爵士樂攝影大師 Jim Marshall 於本月二十三日星期二在紐約逝世。由於事出突然所以未有準備太多有關這位專長拍攝 Rock n’ Roll 及爵士樂音樂人的攝影師。他可以形容為 Henri Cartier Bresson 後另外一位抓拍大師,無巧不成話他也是一位超級 Leica M 機使用者。


他最為人所認識的形象是身上卦上了從不對調鏡頭的五部 Leica M 機,他堅信每部相機規格都略有不同,一旦匹配上相稱的鏡頭便不再把它除下,加上他絕大部份拍攝都是音樂會現場,更不容有時間更換鏡頭,所以一身 Leica 的他便成為一個’生招牌’!

雖然我這個 post 只是短短數行,也未有準備很多 Jim 的作品,但我希望大家能在找尋器上嘗試找他,發掘一下這位攝影大家的作品。

Likes(0)Dislike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