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isive Moment! Or Not! 什麼是 ‘決定時刻’ !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 大家都把它變成著名紀實攝影師 Henri Cartier Bresson 的金漆招牌,但這些年頭 ‘決定時刻’ 這四個字就像一個咒語似的跟著愛好 ‘街拍’ street photography 的攝影愛好者!

究竟什麼是 ‘決定時刻’ 呢?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攝影刊物,時不時就會提到 Bresson 的這道‘招牌菜’。坊間甚至有人把這個攝影概念演繹得‘神話化’,也有攝影朋友把它推至 ‘街拍’ 的最高層次,以 ‘知道’ 這’出神入化’的技巧而感到自豪。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 是什麼一回事呢?又是否每位攝影師都能掌握這門’技術’、’概念’或理論呢?

趁大家未完全投入這個題目之前,請先看以下的兩段短片:

CONTACTS-Cartier Bresson 1

CONTACTS-Cartier Bresson 2

短片看過了,希望大家對內容還有一點印象。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在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是種一擊即中的攝影最高技巧。換另一種方法解說,即是拍攝者在有意無意之間在眼前遇到某些景象發生,在電光火石之瞬間拍攝出來的一張非凡作品。聽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根據 ‘街拍’ street photography 或 ‘抓拍’ snap photography 的一些技術,拍攝者的相機應時常調效在備用狀態,即光圈、快門甚至距離都已調整到當時環境的最合適設定。只要一有現象發生,便隨時舉機按下快門,成功地完成一件佳作!是否真的如此容易呢?如果是的話,那相信已有成千上萬的 Bresson 在攝影圈了!

一張賞心悅目的’街拍’相片,我認為必需付合以下三個條件:

內容 – 飄亮的相片大家都喜歡看,但如果相片沒有如’講故事’般的內容,恐怕它的觀賞壽命會非常之短。

構圖 – 有了內容後,我們便要留意這張相片的構圖。首先要聲明個人對構圖的一種看法;構圖本身是沒有所謂好與壞的,因為時間及地域會影響構圖的被接受程度,十年前一張令人讚嘆的傑作,到了今天可能變成老套通俗!再加上民族及宗教的規範,同一張相片在不同的地方展示可能會有極大的反應之差異。

佈局 – 佈局跟構圖有相當的關係,因為適當的佈局可帶領欣賞作品的觀眾進入相片的內容 (攝影師要對大家訴說的心聲)。佈局可以說是一種心理遊戲,攝影師盡量利用他們的創作條件 (色彩、線條、光線、人物位置處理、焦點之選擇等) 去引起觀眾對相片的共鳴。而這種佈局的運用正正亦是創作者獨有的’風格’ style 所在。

就算是一位經驗與技術都同樣了得的攝影師也很難在剎那之間能拍攝到一張包涵以上三個條件的佳作。因為大有可能顧得到曝光時又沒有空間去找適合的構圖。又甚或安排到完美的佈局時被攝主題都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無論怎麼樣也是差了一丁點似的!

那不是令 Bresson 的攝影工夫更加不可思議?答案在這兩段短片中應該可以找得到。

首先我們都清楚 Henri Cartier Bresson 是法國人,雖然他曾在英國的劍橋大學修讀英國文學及藝術,但在大部份的訪問中,他都像其他的法國人一樣,以法語回答。所以有很多訪問短片或文章採訪都是翻譯到英語過來。我們中華兒女看到的中文譯本很有可能已是三手資訊了。所以他所說的每一個理論或見解可能都未曾真正全面的翻譯過來。這是可能我們誤解了他攝影心得的第一個誤差

再加上 Bresson 是一位很懂得保護自己商業價值的攝影師,所以我想他也樂得被 ‘神話化’ 起來。這也可能是第二個誤差的源頭。

話說回到短片,Bresson 說 (其實是翻譯的聲音說)…你要把被攝者的情緒容入構圖之中,要好好的為黃金比例及不同之形狀之間找到平衡。在我 (Bresson) 而言這些都是基本工夫,然後再要加上發自內心的’下意識’…

這幾句話 Bresson 説明了要拍攝到一張完美的照片必先要掌握好攝影的技術,而最重要的是那份’下意識’ subconscious。這份下意識正是我們腦袋裏對影像的觸角,只有不斷思考的創作者才能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冷靜地對眼前的境況作出快捷而又適當的安排和反應。但這樣也不能保證在瞬間就能捕捉到準確的 ‘決定時刻’

在短片內我們又尋找到另一個令 Bresson 成功原因!在片中我會看到他的相版 contact proof。

一看大家便會明白他的所謂 Decisive Moment 其實是無數個這樣的時刻 (對同一主體在同一或相近的構圖上不停拍攝,直到失去畫面的效果為止),而大家亦會發現很多時候他最後選擇放大的影像並不一定是同一組連串拍攝得到影像的最後一張。換句簡單的話來說,Bresson 也跟很多攝影師一樣,當找到可發揮的攝影題材時,便會鍥而不舍的尋找最完美的一刻,而這一刻應該才是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它不是拍攝時已可以肯定的,而應該是在菲林沖洗後才細心地挑選出來的!

由於 Bresson 是一位職業記者,所以他拍攝相片的數量一定比一般攝影愛好者 為多。成功率也自然比一般人大。

說明了我自己對答 Henri Cartier Bresson 的 Decisive Moment ‘決定時刻’後,希望大家多思考,多練習,才會創出自己的風格來!

很久沒有問大家了,你今日做咗未呀?

看到結尾,大家有沒有奇怪全編文章都找不到 ‘布例松’ 三個字呢?

原因是 Bresson 是有中文名的,他在中國做通訊記者時是有名片 (business card) 的!想知他自己用的中文譯名可點擊下圖,假若怕受不了真相的刺激就最好不看了!

後注:為什麼大師級的作品的質素總是這麽高?美國著名攝影師之一 Mr. Jay Maisel 在一次訪問時說:如何去做一位人家稱讚的攝影師呢?非常簡單 (我就覺得一點也不容易),只給別人看你最好的作品!

大家知道有些大師拍十筒以上的菲林才選出最好的一張作品!

從前有一句話:未曝光的菲林是最便宜的,曝了光的菲林是最珍貴的!

Likes(0)Dislikes(0)

8 thoughts on “Decisive Moment! Or Not! 什麼是 ‘決定時刻’ !

  1. "對同一主體在同一或相近的構圖上不停拍攝,直到失去畫面的效果為止"

    現在很多人都有理無理地連拍, 已經有Decisive Moment的第一條件(ha ha...);但大家又有没有細心選擇拍下相片,還是抄進電腦便算?

    Likes(0)Dislikes(0)
    • Hello HiZaku,

      我想最原始的問題在於這些 '發燒友' 在舉起相機拍攝時有沒有細心想過自己正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作品。

      而在拍攝後,大家亦應該多把作品發表,不要自我封閉。要先訓練好的觀衆 。然後才有正面的批評。虛心面對這些 '批評',最後才會慢慢的進步起來。

      Bobby

      Likes(0)Dislikes(0)
    • Hello Kevin,
      Bresson 是一位高人。他當然是一位攝影功力到頂的大師,但我相信他也是一位完全明白市場運作的攝影人!我並不覺得他有興趣分享他的攝影心得,加上他的接近神秘的行程,更使他成為某些人崇拜的對象。既然他沒有興趣去分享經驗及心得,他又怎會細說工作時的準備及困難呢?所以我們只有從他的 contact print 中找到一些線索!去解構大師的作品!
      Bobby

      Likes(0)Dislikes(0)
  2. 對;風格重要的是性恪,你看他鬆到像街上跳舞,慢步如貓,眼銳如鷹,一切在他掌握之中。不過紀實攝影我還是比較喜歡Robert Frank,他的影像更深沉,更多的故事在裹面,Bobby兄有機会會否介紹給大家?

    Likes(0)Dislikes(0)
    • Hello Stephen,
      我會多找 Robert Frank 的資料!其實 Stephen 兄也可來稿跟大家分享!無任歡迎!
      Bobby

      Likes(0)Dislikes(0)
  3. 要成為一代宗師实在不宜, ‘決定時刻’ 影响深遠,如果上帝是導演的話,他便是攝影帥,他停頓了上帝要我們看的剎那不凡幾何片段。有無得學?像唐代書法名家李邕語“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我們歸宿似終是發掘自我潛能及風格,找不到又如何?我們在拍攝過程已攢了樂趣。

    Likes(0)Dislikes(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blog is kept spam free by WP-Spam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