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攝影淺談-2

一如上一次寫旅遊攝影淺談所說,每次到達一個景點時總是希望拍到一張能比明信片 postcard 更美的照片!

今次跟大家分享的一張作品是多年前參加旅行團到歐洲時在法國巴黎拍攝的。把這張相片放在這個 post 是希望能夠分享幾點拍攝心得。

首先是拍攝地點,我想很多旅行團帶大家登上巴黎的艾菲爾鐵塔 The Eiffel Tower 後, 都會跟着去著名的軍事博物館 Musée de l’Armée 參觀,途中都有機會停在戰神公園讓大家能上洗手間及從遠處拍攝艾菲爾鐵塔。

如大家一樣,當日我也努力尋找心水的拍攝角度。就在停車處不遠就發現’和平牆’,一個紀念和平的大型玻璃裝置。在巨大的玻璃幕牆上用上不同的文字寫上和平一字。於是乎我便靈機一觸把透明的玻璃作前景,穿過不同的文字去拍攝遠處的鐵塔。這樣便得到一張概有巴黎地標(鐵塔)的相片又能特出法國這個愛好大同的國度!這也正是心得之一,拍攝影物時不一定要直接對著它拍,很多時候利用透過一些前景或建築物的反光面會使主體的形態及主題更突出。

另一個要分享的表達手法是把原來的彩色影像轉化為黑白相片(當日是用彩色正片拍攝)。為什麼呢?主要原因是當日下著毛毛雨,在眼前除灰色的天空及草地的綠色外就什麼都沒有了。返而把它轉化成黑白後不同的灰階反而更能顯出景物的遠近及層次。所以希望大家下次在旅遊時遇上天氣不佳也千萬不要放棄拍攝的機會!

Likes(0)Dislikes(0)

Art Wolfe – Abstract Man ‘抽象人’ 改變風格,把人物攝影溶合原始因素 親自解說及展示製作過程

一向被譽為大自然攝影大師之一的 Art Wolfe 靜靜地用上超過一年的時間躲在影樓內實踐他最新的構思。有感於多年到過不同的原始角落拍攝不同的文化生活,Art Wolfe 希望能把這些不同的文化和人類做一個結合,其中內容大家自會在短片中找到。

如想欣賞 Art Wolfe 這輯作品可到此連結

其實他作為一位已被歸類的攝影大師也能利用自己的經歴再創新方向,真是不簡單。希望他的選擇也能給大家一點啟發。又問大家一句;你今日做咗未?

Likes(0)Dislikes(0)

不是’傻瓜機’-3 Baroque Stair by Frank Gehry, Art Gallery of Ontario

不是’傻瓜機’這做題目我已寫了兩次,其間十分高興得到很多朋友的認同。

今次跟大家分享的一張相是我於 09 年到加拿大多倫多時拍攝的。地點是位於唐人街旁的安省美術館。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到過 AGO,今次主要是想看看維修四年後的新設計。

由於是次旅行並非工作性質所以大部份時間都只帶著我的 Ricoh GX100 point and shoot 相機。回說新裝修的美術館,今次用上了很多木材作為主要的裝置,大家在 AGO 的網頁簡介也能體會到加拿大是一個注重天然資源的國家。而負責這個設計項目的正是當代建築大師:加拿大藉的  Frank Gehry。他的成名作包括在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 及座落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市的華特迪士尼音樂廳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而整個翻新設計中我認為 Frank Gehry 為大樓新增的巴洛克式木製螺旋梯 Baroque Stair 最為吸引!

雖然當日我只帶著一部 point and shoot 相機但返而在拍攝這張相片時帶來方便。原因是在梯下向上拍攝時,就算用到 GX100 變焦鏡頭的極限 70mm 也差了一點才能得到要求的構圖,幸好輕巧是 point and shoot 相機 眾多優點之一,舉著它來構圖也不用花氣力。

在構圖上我把螺旋梯的線條放在左下及右上的對角,使畫面分割成兩個部份。中央部份層層疊疊的螺旋結構加上當時的光線配合,令人有著一種’走進去’的感覺。全張相片好像一隻正在轉動的眼睛正把你吸進去似的。

我拍攝的時候選擇用原始格式 RAW format,這樣我便可得到最豐富的影像資訊,方便日後轉化成高解像檔案作打印用途。一千萬像的檔案已足夠打印出一張高質素的 A2 相片了!這又一次証明 point and shoot 相機不是’傻瓜機’!

有一樣要補充的是最後影像是沒有經過任何裁剪的,所有構圖在按下快門時已成定局!

Likes(0)Dislike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