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很多喜愛街頭拍攝的攝影愛好者在入門的時間都或多或少的聽聞或甚至鑽研過 ‘瞬間時刻 Decisive Moment’ 這派拍攝理論。這種由後期攝影文化人用以突顯被喻為街拍天皇 Henri Cartier-Bresson 拍攝手法的攝影理論實令不少追隨者奉為街頭拍攝之竅門。
不過首先大家是否需要清楚 ‘The Decisive Moment’ 在 Henri Cartier-Bresson 的工作過程中這詞句的出處及由來呢?其實這是 Bresson 大師的美國出版商在 1952 年為他在北美發行原名為 ‘Image à la sauvette’ 攝影集時匆忙加上的英文題名。假若大家在互聯網上 Google Translation 一下便知道這個關鍵字 ‘sauvette’ 的意思 – 狡猾!即是說 ‘Image à la sauvette’ 其實不是’瞬間時刻’,而是’狡猾的影像’!而原本題名已道出了 ‘偷拍’ 的含義。
說到這裏相信大家都應該可以放下這派攝影手法的框框從新檢視街拍的不同模式。
小弟認為攝影並沒有門派這回事,每一種攝影的類別只能從其拍攝的內容去所謂仔細的分門別類。正如花卉攝影、燈光人像攝影等等,都是以相片最終紀錄及表達的內容而加以定出界別。所以無論 ‘明’ 拍或’偷’ 拍日常街上的活動都應歸類為街頭拍攝。
本人一向都比較喜歡 ‘明’ 拍,因為可以在被攝都可接受的限制下盡情拍攝。而每次曝光時其實就是一張包含了一個 ‘瞬間時刻’ 的影像!盡情的拍攝就是希望能在眾多的 ‘瞬間時刻’ 中找到最能表達我拍攝時想捕捉的故事!
這張在伊朗城市 Isfahan, Khaju Bridge 下拍攝當地青年在抽傳統水煙的作品便是從多張有微細差點異的 ‘瞬間’ 中揀選出來 (主角望向相片的右邊正好與相片在邊的空間抗衡) !如果拍攝時堅持只在最恰當的 ‘瞬間時刻’ 才按下快門的話,恐怕相片的佈局便不能做到如比精密!
希望大家能記住 ‘瞬間時刻’ 並不一定是一種攝影的手法,而是每張相片都已包含在內的必然特性!大家一定要在拍攝時細心思考,多捕捉觀景器內的各種轉變才能得心應手!
**請留意,不斷的拍攝並不等同使用馬達盲目地不停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