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背後的創造者,蘋果老闆 Steve Jobs 不但給大家發明了 Mac!他也給大家分享人生的智慧!

當眾人集中注意力在早前兩天蘋果電腦公佈它最新產品 iPad 的同時,Steve Jobs 於2005年在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對商學院畢業生的演講片段又再令我想起每一位成功人物對事物的睇法。

之前也曾看過 Steve 這段演講的文字版但不及看短片般傳神。在演說中他提到人生的每一階段加起來便如 ‘connecting the dots’ 即我們玩的’連線’遊戲一樣。跟遊戲不同的是人生時常要往後回顧才知道曾經發生在不同階段事’連線’起來才會得出現在的成果。他勉勵年青人在未知前景 ‘dots’ 的時候要相信心中的信念,大膽的走自己的路。

無論大家是否年青人,我想這段演說都能帶來一點啟發!

要做的大家今日做咗未?

Likes(0)Dislikes(0)

一個大家都應該睇的 slide show, by James Nachtwey

雖然世界看似先進,其實在地球很多被人忽略的角落一些人類以為經已消滅的疾病乃不斷的擴散及奪取千萬人的性命。一般結核病 tuberculosis 雖然能以較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去根治,但變了種的 MDR ‘多重耐藥結核菌’ 及 XDR ‘廣泛抗藥性結核菌’ 就不是容易對付。

James Nachtwey,人稱 ‘anti-war’ 的 war photographer。我本準備短期內介紹這位特別的攝影師,但這幾年 James 走遍世界各地拍攝結核病患者,為 XDRTB.ORG 完成這個 slide show presentation (也是由他親自旁白)。希望世人明白此疾病的嚴重性及希望各方人士能集中資原幫助有需要的病患者。

所以看到這個 presentation 後便先 post 上來,日後再介紹 James 的工作及其令人尊敬的品格!

看完這個 slide show 後,熱愛攝影的大家有沒有多了一份‘使命感’呢? 其實除了作為興趣及商業用途外,攝影術在社會上可以是一件十分有影響力的工具。

又要問自己及大家一句;你今日做咗未?

Likes(0)Dislikes(0)

不停工作到九十八歲,改寫建築物攝影手法的當代攝影大師 Julius Shulman

今回跟大家介紹的是美國當代出色的建築物及室內攝影大師 Julius Shulman。有看過我在09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 post  ‘我們都想有一個如此的地方‘ 中提及的 ‘洛城八賢‘ 內其中一位攝影師便是 Julius Shulman。可惜他在完成 Eric Bricker 為他拍攝的紀錄片 VISUAL ACOUSTICS: The Modernism of Julius Shulman 後不久便去世。

那麼 Julius Shulman 的攝影手法又有何特別呢?話說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生一代人口上升,房地產的發展開始興旺,新派建築設計師如 Rudolf M. Schindler, Gregory Ain, Frank Lloyd Wright, Charles Eames, Raphael S. Soriano, John Lautner, Eero Saarinen, Albert Frey, Pierre Koenig, Harwell Harris 等在市場的需求下創作了不少傑作。有了新的建築設計自然便要有宣傳的途徑,以當時來說最有影響力的傳媒便是如 Good Housekeeping MagazineArts & Architecture magazine 等雜誌。Julius Shulman 就是在這環境下發展他的攝影事業。

大家或會問, Julius 的相片跟其他’行家’有什麼分別而令他成為一位出名的攝影師呢?因為他發現在冰冷的建築物內如果能加入人的原素,相片看起來不但增添生氣而且更能顯出個別設計師對空間的運用。大家細看由他親自表述的紀錄片便會明白。如想多看一些 Julius Shulman 的作品,可到此連結

有上我這個 blog 的攝影愛好者可能會問: Bobby Lee 你毎次介紹的攝影師都是上一輩的人,其實他們的作品無論在技術以致風格上都已過時,我們只可以把他們當作歷史過程的一部份,那又如何能使我們的攝影技巧有所進步呢?

答案很簡單,當電腦技術把攝影這門既是技術也是藝術的表達模式推向超級市場化時,攝影者與觀眾都很容易著眼在技術的花巧程度、影像的細緻度及成品在市場的價值,而忘記了一種文化或次文化的誕生及成長。如 Julius Shulman ,他的攝影風格不獨令他成為當時最受推崇的建築物攝影師之一。就連設計那些建築物的設計師也因為 Julius 作品的高認受程度而更被市場接受!這種互動的良性效果正是不同行業互相提升水平的動力。反觀今日各自修行的境況,就算是有什麼創新的技巧,最後又有什麼得着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像 Julius 一樣去從生活的真實角度去思考攝影的新方向呢?

我希望能利用我學到及認識的去  ‘inspire’  別人而不是去  ‘teach’ 別人!當然也希望大家能多留 comments 好使我也能從大家的見解中得到啟發!

Likes(1)Dislikes(0)

多謝!

Thank you for all the wonderful people who came to the talk this afternoon. Looking forward to another opportunity to meet up with you in the near future.

Special thanks to Mr. David Young and Ms. Bonnie Kwan Huo from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Museum Society who make this event happened.

Likes(0)Dislike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