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博士公開講座: ‘藝術即修行’ – 後感

當從報章上看到 ‘藝術即修行’ 時,心裡在想;當今不少攝影界的人士在不同的場合以較接近宗教的角度去解釋及宣傳他們的拍攝理念,莫非連著名的朱銘先生 (這裡不是學術討論所以我稱呼朱博士為先生,絕沒有不敬之意) 也加入這行列?出於好奇,加上個人也喜歡朱先生的 ‘太極’ 系列作品,便報名參加中文大學這個講座。

幸好朱銘先生說的 ‘修行’ 並非宗教那種而是 ‘思考’ 的一種伸延,而是創作者自家內心對藝術的一種修煉。雖然朱先生在當日跟大家分享了不少這方面的心得但在這裏我不打算多談,反正各大藝術傳媒自會詳細報道一番!

我在這個空間想集中講一下朱先生在分享會後的 ‘問題與答復’ ‘ Q & A’ 時段之內容。由於講座為香港中文大學舉辦所以與會人士除朱銘先生的藝術作品擁護者外,不少是中大藝術系的師生及校友。但很可惜大部分人士的問題都離不開表達多喜歡朱先生的作品、他明年會否再到中大跟大家分享、等等。更甚的有一位 ‘生意人’ 說他在拍賣會中投得朱先生的作品、又問朱先生對 ‘藝術巿場’ 上另一位李姓的年輕藝術家如何比較⋯

問與答都是悶著,直到一位非中大藝術系的學生發問以下大意內容的問題:我每天都穿過朱博士送給中大的 ‘太極門’ 但我從來都不懂得怎樣去欣賞它!其實我們可以怎樣去欣賞一些藝術作品呢?當時朱先生大概只是一般的解說一下,可能他對 ‘太極’ 系列已沒有從前那麼著迷所以記憶中沒有多少其它內容的印象。

不過這個反而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如果中文大學的藝術系老師或主任甚至在場的沈校長能把握這個機會向朱銘先生請教如何利用其在藝術界的影響力及其開設的 朱銘美術館 去推廣年輕人對藝術的興趣那便最好不過。很可惜,在坐沒有一位熱愛藝術的人士順勢發問 (當然包括我這個後知後覺的旁聽)!

而這也正是我要講的題目,當大部分所謂喜愛藝術的人 (甚至大部分藝術家) 都把全部資源投放在追捧成了名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商業價值上的同時,社會上最欠缺的反而是基本的藝術欣賞能力。因為人類之所以跟其它動物不同,其中一個原因是人類除了跟所有動物一樣為生存與大自然搏鬥外還會創造一些生存以外的 ‘無謂’ 東西;如繪畫或裝飾物等等!這些正是藝術的根源,也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與別不同的智慧。如果沒有這種智慧的能力,人類未必能成為地球的主人!

在這個什麼也從商業角度出發的社會中,這些智慧已大部分被商品化。如果人類再沒有欣賞的能力,未來將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世界呢?我們香港人會否成為物質主意下極少數以藝術作牌頭的人之 ‘食糧’ 呢?

真希望大家能多些思考及貢獻!

Likes(1)Dislikes(0)

倫敦街頭攝影節 – 大家的公眾地方拍攝權

非常多謝攝影友人 Fred Fung 推介這段短片。這段名為 ‘Stand Your Ground’ (意譯;堅守自己的立場) 是英國倫敦攝影節 London Street Photography Festival / July 2011 的頭炮宣傳短片。內容大意為攝影愛好者在街頭拍攝時面對一些所謂以安全理由而被保安或管理員干擾作出的真實測試。其間有關人員更召警 ‘幫忙’。結果當然是沒有觸犯任何法例的影友可繼續拍攝,而管理員則只可站在一旁觀察!

在現今的商業大於一切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在商業中心區內 ‘盡忠職守’ 的管理員都在未有適當的培訓下去行使一些過份的權力。多年前還未有人查出某些看似是私人場地其實是政府的公眾地方時,小弟便有一次在中區長江大廈外行人路拍攝時被長江之警衛阻止拍攝的不快經驗。而我當時只是站在行人路中拍攝對面的新中銀大廈而矣!

站在這些管理員或警衛的立場,無疑要顧及建築物及其使用者的私隱及安全。尤其是近年在不同地方發生的恐佈襲擊,事前不法份子都會仔細拍攝現場作為計劃之資料來源。所以他們的保安意識是正確的。問題是他們有否真正清楚了解及明白自己的權限!在一般的情況下絕大部份的物業管理員都沒有認識市民在公眾場所的權利。甚至到需要召警求助時,很多警員都會偏幫有關物業的管理員。這一點是街頭攝影師最不想碰到的情況。

不過每件事都要從多面去看。作為拍攝者就算是身處公眾地方也需要自律,也不可隨便發難!我想最重要的是作為拍攝者的一份子,我們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管理人員之所以對拍攝者有所抗拒可能是由於從前跟一些不守法拍攝者的一些不快經歷,以至上司一刀切的 ‘嚴禁’ 拍攝。所以大家在享受攝影樂趣的同時也要留意各自的行為是否恰當,避免以片蓋全。

街頭攝影除了要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外,遇到任何情況都應保持禮貌。一張相片不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體諒重要!

你今日有沒有出外拍攝呀?

Likes(0)Dislikes(0)

台下的一條問題 – 攝影技術與攝影藝術的平衡點!

今次要跟大家探討的題目是究竟在非商業攝影中,攝影愛好者在創作時如何及能否在技術與藝術之間取一個平衡。事源最近出席兩位攝影界好朋友在中央圖書圖演講廳的一場題為 ‘寬片幅黑白攝影’ 的攝影分享會。

當晚實為 香港三十五攝影研究會 舉辦的 ‘黑白情懷攝影聯展’ 之壓軸項目。參與分享的講者有 梁家泰 先生及 Stephen Cheung 張益平 先生,兩位都是香港知名之專業攝影師。跟 家泰 計算起來已認識了三十多年,雖然並不算什麼深交但偶有飯局分享工作以外之攝影經驗。至於 Stephen 張益平 則較為熟落,大家既沒有工作種類上的衝突也各自在工餘時間繼續尋找攝影創作的路向。所以這二十多年來時有聯絡互相討論工作以外的攝影經驗。

當晚分享會分上下兩部份。開始時由 粱家泰 先生跟衆參與者講述他如何利用特別的 6 x 12cm 片幅去創作他的作品。而下半部份則由 張益平 先生解說他的 ‘濕版攝影‘ 作品,由早期濕版技術的起源及是次作品之拍攝感受及材料之製作過程都圖文並茂地細心解釋。而在分享講座尾聲時台下一位觀眾對 Stephen 發表的見解更啟發我寫成這編文章。

究竟台下的問題是什麼呢?大致上那位觀眾認為 Stephen 在展覽中展示的作品只是一些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技術得來的結果。從那位觀眾的口中他甚至覺得 Stephen 只顧深究攝技術的成就而沒有在藝術創作方面加以投入。雖然當時氣氛頗為尷尬但以 Stephen 在不同院校的多年客席教學經驗,不花半點氣力便清楚地解釋了他在介紹製作技術是希望透過一些原始的攝影技術而去經驗前人在創作時的各種階段。同時更為了希望為參觀者多保留對作品的獨立思考空間,所以在會上刻意略過對這批作品創作意念的介紹。相信認識 Stephen 的朋友都清楚知道他在個人創作上的功力及成就

雖然分享會已過去,但我相信 技術 vs. 藝術 這個議題仍然在很多攝影愛好者的腦中打轉,甚至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我希望能在這個小園地表述對這個議題的個人看法:

不論是攝影也好、書法也好、其它技術與藝術有相關連的創作媒體也好,很多人都會覺得藝術必定在創作過程中凌駕於其它環節之上。很多時候實際的工作過程及應用之技巧更變成了不重要的枝節。就正如流行了一段日子的 Lomo 攝影文化一樣。我不是說 Lomo 相機的使用者不講求技術基礎,只不過想問假若沒有了 Lomo 的先天性 ‘缺陷美’ 作品的內容又是否還有意義呢?

另一方面坊間確實有過份倚重某些意識形態的攝影愛好者只懂得花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某些技術上的成就,而忘記了作品的表達能力是否到位。很多時候他們都只是為攝影而攝影!我亦曾經遇過一些較為年青的攝影愛好者把攝影效果誤信為攝影風格

那麼藝術技術各自在攝影文化中又應放在什麼位置呢?我個人認為這兩個原素在任何表達意念的媒體中都是平行並存的。現在科技已發達到一些從前曾是複雜的技術今天已無聲無色地融入一般的消費產品中。大家隨手買一部低檔的數碼相機都可以拍到有一定質素的作品。比起以往要先學會快門光圈及曝光的原理才能拍攝到一張像樣的作品來得方便。但這些方便的背後可能就成為了大家在發展攝影創作路上的 ‘拌腳石’!因為在缺乏充份的技術基礎支持下我們便找不到適當的工具工序去表達藝術的構思。

例子一;攝影大師 Ansel Adams,如果他沒有用功鑽研黑房技術發明實用的 Zone System 區域曝光法。他又能否在作品中向大家展示黃石公園細緻的美麗嗎?他那高超的曝光及黑房技術正好成為他藝術作品的創作工具。

例子二;世界知名的攝影家,香港的 黃貴權 醫生。假若不是他多年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攝影技術,他又怎能得心應手地利用反射鏡頭的光學特點 (缺陷) 去攝製他那輯充滿感性的藝術作品呢?

以上只是眾多例子的兩個,但足以証明藝術技術的互惠關係。否則即使閣下有更深奧的意識要表達,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作品都是難以如願完成的!

 

Likes(0)Dislikes(0)